中美关系的波折,创新、卡脖子技术一时成了口头禅,从北上广到五六线的小城镇,无一例外,鼓励人才落户、鼓励高科技人员带成果创业;配套政策也在你争我赶,用钱砸,粗暴而又直接,抢人、抢成果、抢项目。
问题就来了,一是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二是高科技人才真适合创业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们可以先说说几个案例。
一是读大学时,教基础课的一数学老师,非常尽职,现在常想起他用网兜提着我们的数学作业来去,临近退休了,还是讲师,一辈子站讲台,主持不了啥课题、也发表不了什么SCI,临了快退休了,还住在老四合院里的筒子楼;而一些专业课的小年轻,博士或者博士后,或有海外经历,参与过重点项目,发过SCI文章,甚至是nature或者其他一流顶刊,一聘任至少就能弄个个副教授、住上公寓套房。
二是一位在国外有原创性成果的老师,受政府的邀请回国创业,政府给了一笔启动资金,资金到账后,先是几个创始人闹矛盾把无偿资金给分了而扬镳,后来几次错失引入资本的机会,盲目固守所谓的技术、不愿分享,再次不善经营管理,最终原本属于引领时代的成果最终草草退出舞台,或许他个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成果市场化、从公司、从团队角度,确实彻底的败局。
三是八、九年前,某行业排名靠前的十几家企业投入几个亿成立一家公司,聘请全球行业前三企业的一流科学家们来管理运营,一下子聚集了近十来位国际顶尖企业出来的领头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一个个都符合省、市人才政策,都申请到了人次补贴,最后五年左右,第一拨团队便解散了,现在换了一拨人再来。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期望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撑起一个学科、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却忘记了相关的体系,就如你把一粒西瓜籽丢到没水高温干旱的沙漠,你不配套供水、降温系统,却坐在远远的地方等着收获西瓜,这可能性太小了。
什么是人才?政策表明,无外乎就是高学历的人才,双一流、985或者海外归来的博士或者博士后。从当前的社会形势看,购房、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在强化拼爹拼妈,劫贫济富,社会资源越来越集中,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正,,怎么定位其他的打工人?他们的机会又在哪?
至于高科技人才的创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术业有专攻,就如曾经鼓励的大学生创新创业。
诚然如此,与其忙着引种,不如先改良土壤。
***********************
近期,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太空出差组”三名宇航员的顺利回归,“天舟四号”实现轨道对接,长二丙运载火箭“一箭三星”成功地将三颗卫星送上了预定的轨道。有朋友发信息说,“现在什么都在下行,只有航天的上行给我们信心”。中国航天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在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事业发祥地——编者注)工作期间,与彭剑锋教授及其团队一起研究过航天事业成功背后的人的因素,中国航天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人才高度决定事业高度”。中国航天在出成果、出经验的同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帅才频出。
大家都知道华为良将如云,但中国航天不仅出“将才”,更出“帅才”。十八大以来,从中国航天领域走出来一批省部级领导,以及一批在各大军工央企担任主要领导的同志。在技术领域,航天系统也是“良帅”多多,众多院士、总设计师举不胜举,仅去年一年,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就有8位当选了院士。
为什么中国航天系统能够做到“良帅如云”?这些帅才不仅是在航天系统技术领域成绩斐然,也在政府里、在企业里取得不俗成就,这又是为什么?从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角度来看,“良将辈出,良帅如云”背后的人才管理、人力资源逻辑是什么?航天系统“良帅如云”给我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