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网弘扬传统文化,发布原创文学,散文,诗歌,随笔等,体现湖湘文化和乡土风情。草根网最新原创文字:
  • 修心(1… 修心 | 孝从哪里来 孝道即明德 孝为德之本,至德即是…
  • 书法(1… #福 · 今草(王羲之) | 飞扬与顿挫 一、今草(小…
  • 修心(1… ”善“在古汉语里常有的解释有6种,包括”好,好的,善良…
  • 书法(1… 福 · 草书 (卫瓘) | 流便秀美 一,草书汉字的主…
  • 修心(1… DAY13 #修心 | 亲亲为大 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Plus Linkedin Instagram YouTube Pinterest Tumblr VK WeChat Weibo
心情├光阴的故事

修心(15)孝道即明德

修心 | 孝从哪里来

孝道即明德

孝为德之本,至德即是孝,孝从祭祀来,祭祀从殡葬来,殡葬则源于人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乃人之天性,即《大学》里所说的”明德“。

一,孝从祭祀来
全天下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祭拜祖宗的,但是祖宗、祖先在哪里?祖宗就在你的身上,也就是心里。
父母解决我们的肠胃,让我们吃饱长大,父母传授技能,解决日常生存问题。
祖父或者说祖先祖宗,他们在我们的心里,负责传承,把家族的传家宝,把思想品德传承下来,统一我们的思想意识。
我们同祖先的交流,是一种精神的互动,是一种感应,不是物质上的。孔子说”祭如在“,就是你在拜祭祖先的时候,就当作祖先就在你的面前,如果你心里没有祖先,就不要去祭祀。只有祖先活在你心中,你才能活在你子子孙孙的心中,家族的美德才能传承下去,得以永生。
本质上来说,祭祀就是一种交流反思,一些不方便同别人讲的话、讲的事情,可以跟祖先交流,其实就是借祖先的名义,自己与自己交流对话,反求诸己,彰显心中的”明德“,求得心安。人们在祭祀时,除颂扬祖先的功德外,还要用一定的礼节来表达、体现对祖先的崇敬,这就是孝心。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者,丧必尽其礼,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者,祭必尽其诚,虔诚静穆地追祭历代的祖先;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即老百姓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了。
二,祭祀从殡葬来
祭祀是殡葬自然孕育而成。
上古时代,父母亲人的遗体都是很随意的丢弃在一些沟里,常被动物、虫子啃食等,子女看到了于心十分不忍,就用土把残缺的遗体掩埋,后来有制作棺椁,让遗体不和土接触,慢慢就自然而然演变出殡葬的礼仪。
先是建坟墓,结着看风水、定日子,后来又是做法事等,后面又发展出孝祀,故人的忌日要上香祭拜、要追思缅怀,如是就形成了祭祀的一整套完整仪式。祭祀他,那他就活着,就活在子孙的心里。
中国人得永生有三种方式:立功、立德、立言,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要求有点高,那就去生养抚育子孙,让他们记住,活在子孙的心里。
《论语》中还记载:孟懿子曾向孔子请教孝的学问,孔子回答说“无违。”樊迟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三,殡葬来源于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与生俱来,是人的天性,是”明德“的一部分,但是发展成为孝,还是经过后天的教化,使子女对父母的情成为不忘本的感恩之情、永久怀念的传承之情,进而成为家风,把对父母的情,推展道对祖先的情,再向外扩大,以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上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不忘本”,对已去的先人追养和祭奠,祭祖是对生命赐予者的情感上的缅怀和纪念,同时也使人伦关系在情感上得以延续。我们从恻隐之心发展出殡葬、祭祀的礼仪,从祭祀升华出孝道,孝道彰显”明德“,反求诸己、天人合一去修身,治事则凭良心,最终亲民,齐家治国平天下,止于至善

Leave a Reply

草根网文章标签(TagCloud)

湖湘文化 心情 生活 人生 农业研究 职场 农业 YY 诗歌 碎碎念 修心 工作 书法 武汉肺炎 2019-nCov病毒 易经 散文 历史 人物 随笔 历史的教训 周易 乡土 社会 电视剧 现代农业 学习 道德 亲情 管理 电影 小说 农业政策 乡村振兴 风语者 风筝 读易 观点 政策 新冠疫情 写作 公文 大易 古代人物 那些年,这些人 节日 疫苗 狙击手 爱情 杂评 朝鲜战争 新年 新冠疫苗 文化 心路 工商管理博士 回忆 一号文件 2023 历史人物 博客 草根网 高考 高中 课程 读史 袁隆平 花鱼 研究 相互宝 理发 爱好 湖湘名人 湖南农大 港剧 母亲 核酸检测 杂记 杂交水稻 日记 日常 新冠状病毒 故乡 心态 影评 岁月总结 家里蹲 家庭 天命 国学 加强针 办公室 创新 农业评估 写字 光阴 传统 价值观 人才 乡愁 2021 2019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