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湖南人的精神)
2.心怀天下、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操
爱国主义这种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给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进步以重大影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而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必然逻辑。
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东周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士人们的国家观念普遍缺乏,但也有一些仁人志士,他们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表现出深切的爱国之情。屈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他担任楚国左徒期间,积极向当政者提出了不少改革内政、修明法度、发展经济、联齐抗秦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楚国的社会发展有好处,但却会损害贵族们的既得利益。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屈原放逐。面对残酷的现实,屈原不愿同流合污,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但又无力回天,只有将满腔忧愤倾注于诗歌创作之中,《离骚》、《天问》充分表达了他忠贞深厚的爱国情操。屈原最后在汨罗江投水自尽,以身殉了自己爱国主义理想。屈原虽不是出生在湖南,但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产生于湖南,他以身殉国的壮举完成于湖南,他的思想和行为对湖湘文化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汉初期政治家贾谊受到朝廷排挤,被贬来到长沙。他想起与自己经历相同的屈原,写下了《吊屈原赋》对屈原表示哀悼,并借此倾诉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怒和忧伤。贾谊受到屈原为国分忧精神的感染,身不在其位却仍然坚持给文帝上奏章,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他的忧民爱国对后世、对湖湘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南宋时期湖湘学派的创立及其传播,湖湘文化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当时是宋金交战、国家危亡、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湖湘士人们坚决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惜赴汤蹈火的精神品质。湖湘学派的奠基人胡安国在向宋钦宗所上的《时政论》中就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胡宏在上高宗书中对金南侵而朝廷步步退让极为不满,甚至痛斥最高统治者“顾虑畏惧”,朝臣“欲偷安江左,贪图荣宠”。同时,湖湘学派的许多师生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爱国主义,在国家危亡之时,他们直接投身到抗金的斗争之中。如胡宏的弟子张栻就曾跟其父亲张浚兴师北伐,张栻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勇以及他那抗金爱国的坚定立场和思想,深深影响了湖南士人。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下进攻长沙,在湖南安抚使李芾的率领下,长沙军民包括潭州书院、湘西书院、岳麓书院的数百学生义无反顾地投入守城战斗,坚守半年之久,最后矢尽粮绝,李芾和学生及许多官兵都壮烈殉国。这爱国主义的悲歌永远激励着后人。
明末清初,清军入中原烧杀掳掠,湖南士民和各书院学生投身于抗清救亡斗争之中,书写了又一页爱国主义的新篇章。南宋抗金名将吴猎的后裔、岳麓书院山长吴道行眼看明朝大势已去,自己空有报国之志而无力回天,最终绝食死于岳麓山。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则在明朝灭亡清军追剿农民起义军余部和南明政权进入湖南之际,挺身而出,毅然举义兵于衡山,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又埋首著述,完成“六经责我开生面”的重任,以寄家国之仇,终身不作清王朝统治下的臣民。
进入近代,随着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民族矛盾急剧上升,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近代湖南士人几乎都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当作自己神圣职责与使命。其次,近代湖南士人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焕发出了一种百折不挠和勇于献身的奋斗精神。再次,近代湖南士人为了最终达到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目的,注重把抵制外国侵略与学习西方有机结合起来。如魏源,面对中国封建王朝的种种衰世迹象萌生了变革拯世意识,他在《海国图志》中开宗明义地揭示该书是“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他不仅主张将西方长技用于军事,还主张将之用于国计民生。魏源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先驱,曾国藩、左宗棠等湖湘人士接受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中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实践,对于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左宗棠,不仅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而且在他古稀之年还率兵出师新疆,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作出了卓越贡献。甲午战败,天下震动,湖湘志士大批涌现,谭嗣同是这批志士中的杰出代表,他面对着国家“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严峻局势,毅然走在国人的前列奋起救国。戊戌政变时,他本可逃过劫难,但却甘愿受死,慨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以自己的鲜血唤起民族的觉醒,表现了大义凛然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湖南的志士无论在理论思想领域,还是在革命的斗争实践,都涌现了一批批英雄人物。如宋教仁、黄兴、刘揆一、陈天华、刘道一等。可以说,没有湖湘子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成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岳麓书院弟子杨昌济先生的经世救国思想影响下,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湖南志士又乘时而起,他们创立新民学会,继承湖湘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传统,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为新文化运动在湖南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新民学会会员留法勤工俭学,创办《湘江评论》,不断探寻救国真理,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转而以俄为师,把反帝爱国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发展到了崭新阶段。
草根网文章标签(Tag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