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湖湘文化的酝酿期(上)
隋唐五代,是中国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是国家由分裂重新走上统一,湖南与中原的联系比过去加强了,中央也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中央在衡州设立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由此始。大历五年(769),湖南观察使迁往潭州(今长沙)。其时,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徒,加之湖南战乱较少,人口自然繁殖较快,据载在唐贞观至开元年间,湖南境内的人口已达到123万余人。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湖南在唐朝的早中期实行的是租庸调制。均田制度破坏后,又实行两税法。由于隋唐五代时期湖南各地兴修和扩建了许多水利灌溉工程,多数地区的水稻种植已实行一年二熟制。粮食作物除水稻外,还有小麦与粟、黍等。经济作物有桑、苎麻、茶叶和棉花。手工业方面,以前的青瓷烧制工艺已发展到釉下彩烧制工艺,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瓷器已能代表当时国内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其他手工业如纺织业,也由以前的麻纺为主变为丝纺与棉纺并举了。此外,传统的有色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除了金、银、铜,还有朱砂和水银。
隋唐五代时期,湖南对外畅销的农副产品除大米外主要是瓷器与茶叶,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瓷器不仅行销国内的通都大埠,而且运销朝鲜、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甚至远达北非和南非。茶叶主要是销往北方各省,据载每年上交的茶税以百万计,可推知其销售额是相当大的,很可能湖南茶已压倒了江淮茶和福建茶,垄断了北方市场。
其时,湖南对外的商道和交通线主要有四条,即通长沙下游各地的商道,通中原的商道,通岭南两粤以及通巴蜀的商道。通长江下游各地的商道是水路,即沿湘江入洞庭,再顺长江以达扬州。唐时湖南的粮食出境和铜官窑的瓷器外销多由此道。至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此道受阻,对湖南经济影响至大。通中原的商道即顺湘江而入洞庭过长江,入汉水,进入荆襄地区,再由陆路以达中原。湖南的茶叶北销主要依赖此道。通岭南与两粤的商道,自秦汉修驰道:一是循湘江而入广西,一是经耒阳、郴州而入广东。两道的汇合点在衡阳。通巴蜀的商道也有两线,一是由洞庭过长沙后经三峡而入川;一是经由澧水和沅水的支流酉水而入川。